欢迎访问长沙城市新闻  今天是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评论丨“时间去哪儿”事关民生福祉,国家权威部门如何找答案?

在“光阴的故事”里,有个体对生命的珍视,也有国家对民生福祉的重视

时间都去哪儿了?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公告称,今年将开展第三次全国时间利用调查,现场调查时间为5月11日至5月31日。时间利用调查是国际通行的一项社会调查,主要通过采集居民在一段特定时间内的活动信息,反映居民在个人生理必需活动、有酬劳动、无酬劳动、个人自由支配活动等各项活动的时间投入。

与前两次(2008年、2018年)时间利用调查相比,此次调查有很多新亮点。比如,调查范围首次拓宽至全国——此前仅在部分省份开展,调查对象首次扩展至6周岁以上常住成员——此前则是15周岁及以上常住成员,以及首次全面使用电子化采集方式调查,调查内容也更为丰富,居民在工作、学习、生活、出行、养老、就医、文体活动等都涵盖在内。

全国时间利用调查,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如何利用时间,看似只是个人的自由选择,但它犹如一枚多棱镜,能够折射出时代变化、社会变迁、工作方式更新等。比如,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人口越来越多,对于子女来说,在时间安排上或许将拿出一部分用来陪伴父母。与十年前乃至二十年前相比,这种时间安排的不同,可反映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

再比如,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低头族”越来越多,而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被短视频“绑架”的人越来越多。与以前相比,现在很多人将大把时间都用在刷短视频上,这种情况搁在以往或许难以想象。

“吃不愁、穿不愁,还得有钱去旅游”。今年全国两会,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文化和旅游、诗和远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安排更多假期,关乎时间利用,也关乎社会进步。

就此而言,开展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富有丰富的现实意义。正如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有关负责人所称,此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改善民生福祉、科学制定社会民生政策提供详实、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撑。

基于此,每个受调查的家庭成员,都要积极配合,如实反应。只有这样,相关部门才能全面、真实、准确了解我国居民时间利用情况,客观反映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模式变化。另一方面,调查之后应有下文,比如要回应舆论关切,直面公众诉求。简言之,在改进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要有实质性措施。

当然,时间利用调查,对个人更合理安排时间也有积极意义。人们常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往往取决于对业余时间如何利用。工作之余是躺平还是拼搏,是沉溺于刷短视频还是“充电”提升,个人发展是明显不同的。作家梁实秋就说过,“如果想在有生之年做一点什么事,学一点什么学问,充实自己,帮助别人,使生命成为有意义,不虚此生,那么就不可浪费光阴。这道理人人都懂,可是很少人真能积极不懈的善于利用他的时间。”

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是一门科学,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光阴的故事”里,有个体对生命的珍视,也有国家对民生福祉的重视。愿此次调查能够与国家发生更多良性互动,进一步凝聚行动共识:珍惜时间,让生命更有质量;改善民生,让生活更显美好。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秦川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新浪众测 新浪众测 新浪科技公众号 新浪科技公众号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相关新闻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长沙城市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