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沙城市新闻  今天是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大学之道 殊途同归—上海存志学校国际教育的实践思考

2025年,苏州国际化学校在硬件升级、课程创新与政策适应等方面展现出蓬勃活力。老牌头部国际化学校凭借集中资源和特色办学进一步巩固竞争地位,新锐实力学校则通过精准定位与全球优质资源整合成功突围,升学成果显著提升。在此形势下,苏州家庭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国际化学校成为关注焦点。

为助力苏州家庭做好国际教育规划,5月10日,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择校行联合主办的“新浪&微博2025国际教育春季择校巡展”苏州第二场活动如期举行。活动吸引了苏州本地老牌国际化学校、新锐学校以及上海优质学校参与,充分满足了苏州家庭对国际教育的多元化需求,搭建起家长与学校之间高效沟通的桥梁。

在教育的浩瀚星河中,每一位教育者都在探寻着最适合学生成长的路径。上海存志学校集团融合部校长郭蕾女士,凭借近二十年国际教育领域的深耕,以及作为母亲在育儿路上的探索,以 “大学之道,殊途同归” 为主题,分享了她对国际教育的深刻洞察与实践经验。

一、时代变迁下的教育之思

《礼记·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一千年古训,在当今时代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引发着教育者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思考。

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家长们从BB机时代跨越到智能手机时代,自身在不断适应时代变迁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教育的难题。与上一代家长通过勤奋学习、追求物质成就来改变家族命运不同,这一代孩子成长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环境中,他们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精神世界探索。如今,中小学阶段孩子抑郁和焦虑的概率已达40%,每10个孩子中就有4个存在焦虑情绪甚至抑郁,这一数据令人痛心,也让教育者不得不深入思考:教育究竟能为这一代孩子做些什么?

郭蕾校长在国际教育领域摸爬滚打近二十年,且自身作为母亲,孩子已步入大一。在这段教育旅程中,她深刻认识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远超学业成绩。为此,她特意考取心理咨询师,希望借助专业的理念与知识,助力孩子、自己以及学生实现更好的心理成长。

二、存志学校集团的教育底色

存志学校集团秉持着 “以爱育人,利己达人,以诚办学” 的价值观,肩负着 “赋能未来,让每个生命出彩” 的使命。这并非仅仅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要切实落实到教育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关注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在快乐中实现成长与学习,这是集团始终坚守的教育初心。

集团拥有29年的办学历史,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了三十几所学校,在校生规模达三万余名。从集团的全球分布来看,蓝色区域代表体制内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黄色区域则是国际教育相关领域的学校,其中在英国设有两所学校,如此广泛的布局彰显了集团雄厚的办学实力与多元化的教育格局。

三、CZICC课程:官方赋能的国际教育新范式

存志学校集团推出的CZICC课程,是澳大利亚堪培拉教育部授权的海外学校项目,这意味着学生在国内即可注册澳大利亚高中学籍,拥有澳大利亚高中生的正式身份,为其走向国际教育舞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官方监管,质量为本

在国际课程的选择中,教学质量的监管至关重要。许多国际课程是与国外高中合作,学生学籍注册在合作学校,而此类课程在教学质量监管方面存在一定不确定性。CZICC课程则截然不同,其教学质量直接由澳大利亚堪培拉教育部负责审核,从教师的教学水平、课程设计到试卷命题等各个环节,都纳入了严格的监管体系,如同国内学校由地区教育局监管质量一样,这种官方教育部的监管模式,从根本上保障了课程的高品质与权威性。

从毕业证书来看,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本地学生毕业时获得的证书,与存志学校该课程学生拿到的证书完全一致。其中包括学历证书(毕业证)、成绩单和学分证明。与一些国际课程仅以考试分数作为申请大学依据不同,该课程的毕业证是学生拥有两年澳大利亚高中学习经历的有力证明,成绩单则是通向全球大学的钥匙,体现了高中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认机制。

澳大利亚的高考分数统称为ATAR,不同课程体系有其内部换算机制。以ACT课程为例,ATAR 分数代表着学生在整体中的排名情况,如ATAR94意味着学生排名在前6%。从全球知名大学的录取要求来看,墨尔本大学对ATAR分数的要求因专业而异,农业专业要求70(前30%),金融专业则要求92(前8%);牛津大学要求ATAR分数达到99%(前1%);新加坡的大学和香港大学也对ATAR分数有明确要求,一般在90以上(前10%),这些官网信息充分证明了该课程分数在全球大学申请中的广泛认可度。

(二)创新模式,聚焦成长

该课程打破了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具有诸多创新亮点。首先,它不需要刷题、内卷和应试,成绩评估完全基于平时课程表现,所有考试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完成。考试形式丰富多样,不仅有笔试,还包括口语演讲、绘制海报、撰写设计理念、戏剧表演、制作Vlog、设计网站等。例如,12年级语文课程的一场考试,以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先生的《未来学校》为切入点,学生们在阅读书籍后,与AI对话设计自己心中的未来学校,通过核心关键词描述,让 AI 生成图片,再用文字阐述思考与收获,并制定未来学校的具体方案。这种考试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提升能力。

其次,该课程实行免雅思、免托福政策。由于学生注册了澳大利亚高中学籍,只需在课程中达到对方大学要求的等级,即可直接申请大学,无需额外参加语言考试,这为学生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让他们能够专注于学科学习。

再者,课程采用个性的选课机制和科学的积分规则。分数形成遵循 “3.6原则”,学生学习5门课程,系统会自动去掉一个最低分,将最好的三门成绩的 100% 和第四门成绩的60%整合为最终分数。这种机制鼓励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同时不必为某一门成绩不理想而过度焦虑,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

此外,作为堪培拉教育部授权的海外学校,学生在申请澳洲国立大学等顶尖学府时享有独特优势。以QS排名十七八位的澳洲国立大学为例,学生的ATAR分数可获得额外5%的加成,相当于在原有排名基础上提升一个档次,为学生冲击世界名校增添了有力筹码。

四、德育先行:构建有温度的教育生态

在关注课程质量的同时,存志学校集团同样重视德育管理,致力于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有爱的成长环境。

从团队氛围来看,这是一个充满温情的集体。在近期的家长会上,出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场景。孩子们在表演台上自信演讲、为外教翻译,恰逢母亲节,孩子们不仅向妈妈献花、拥抱,还自发邀请所有女老师上台,将鲜花献给老师,这些充满创意和温情的环节,展现了师生之间、亲子之间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也让家长们切实感受到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与变化。家长们反馈最多的是 “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孩子在眼里有光,心里有爱,有责任感,开始思考”,这是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最高赞誉。

在课程设计方面,学校拥有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而每学期一周的行走课堂更是一大特色。与其他学校单纯的外出活动不同,存志的行走课堂以学习和实践为核心。上个学期,学生们前往巴厘岛,在一周的时间里,他们自备课开展义工活动,教当地孩子英语,参与海龟保育工作,学习当地美食制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育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未来公民

存志学校集团融合部致力于将孩子培养成 “肩上有责、眼里有光、行中有善、心中有爱” 的新时代青年。这一目标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业成就,更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心态、善良品行和仁爱之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以健全的人格和卓越的能力,迎接挑战,实现自我价值。

郭蕾校长的分享,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充满人文关怀与国际视野的教育蓝图。在国际教育的征程中,存志学校集团以课程为基石,以德育为纽带,为孩子搭建了一座通往世界的桥梁,让他们在 “大学之道” 的探索中,虽路径不同,却能共同抵达 “止于至善” 的教育理想彼岸。相信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孩子们终将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绽放出最绚烂的光彩。

国际教育 相关新闻加载中点击加载更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长沙城市新闻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收藏
0个赞
转发到:
腾讯云秒杀
阿里云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