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乐县大发瑶族乡充分依托当地地理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李子种植,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巧打“绿色经济牌”,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引领村民增收致富的高效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时下,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桂林市平乐县大发瑶族乡塘冲村李子山上果香四溢,成熟透红的李子挂满枝头,满眼一派丰收景象。瑶胞们手提果篮,穿梭于林间,望着沉甸甸的李子挂满枝头,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该村果农刘俊德连续种植李子已有五六年,看到今年自家的李子不仅大丰收,而且品质优、价格好,真正尝到了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甜头”。
图为塘冲村村民采摘李子
“我今年种了6亩李子,亩产4000多斤,今年的李子比去年好卖,预计收入可达到1万多元,现在我们瑶民生活越来越红火了。” 大发瑶族乡塘冲村种植户刘俊德高兴说道。
像刘俊德这样的李子个体种植户在塘冲村并不少见,为了帮助农户拓宽销路,该村大力引导农户通过“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并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农资和产品销售保障,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化商品,成为开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我们塘冲村将李子列为特色产业,帮助脱贫户申请各类产业奖补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一系列种植、销售难题,鼓励农户大力发展李子种植,带动全村群众增收致富。”大发瑶族乡塘冲村第一书记周全这么介绍。
“瑶乡种植出的李子果肉厚、肉质脆、味道甜,收购以后主要销往福建、广东和江浙一带,我年年都来这里收,根本不愁销。”收购商伍毅刚说。
图为村民对采摘下来的李子进行筛选
近年来,平乐县充分利用气候温润、日照充足、土壤肥沃、交通便捷等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三华李、大水李等种植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巧打“绿色经济牌”,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引领村民增收致富的高效农业产业发展之路。目前,全县李子种植面积达2.8万多亩,产量5.6万多吨,预计今年产值可达1.1亿多元,让香脆可口的“红果果”成为致富的“金果果”(余南帜 涂昆 文永红)
上一篇 推进黄河流域重要文物申报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