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法院民二庭庭长林欣宇一行到泉港法院调研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泉港法院企业合规“类案指引+个案指导”机制、破产案件“执破融合”机制和“两书一函”执行机制等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和品牌亮点。同时,实地考察了诉讼服务中心、执行服务中心、诉非联动中心、“一镇(街)一法官工作站”等工作机制展示区,具体了解各中心和服务区功能设置及运行情况。
关口前移:“类案指引+个案指导”助力企业合规建设
聚焦个案指导,一对一向涉诉企业发送《合规指导建议函》,“支招”堵塞漏,避免因不合规问题引发新的诉讼,以点带面促进企业依法合规经营;聚焦类案指引,对民营企业定期开展“法治体检”,帮助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法院+政协”等工作机制诉前妥善化解涉企纠纷;聚焦行业交流,不定期开展“院企茶话会”,常态化运营“营商会客厅”,及时提供法律咨询,促进涉企纠纷实质性化解,为企业纾困解难。
转“危”为“机”:“执破融合”加速“僵尸企业”有序退出
出台《泉州市泉港区人民法院关于立审执程序对接破产程序的实施办法》,成立破产审判工作专班,定期对被执行人为企业的终本执行案件进行摸排、筛选,将符合条件的执行案件及时纳入“执转破”审查库,推动入库的执行案件转入破产程序,以快速实现市场主体的挽救和退出,使 “陷入僵局”的终本执行案件得以步入破产程序的“快车道”,加快“僵尸企业”高效退出,努力实现经济资源再配置、再优化。
因案施策:“两书一函”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两书一函”涉企执行工作机制(“两书一函”即《执行和解建议书》《主动履行证明书》《失信警示函》),从失信警示、和解建议、守信激励三个方面优化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在执行过程中有效发挥司法对中小微企业的挽救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执行措施对市场主体的不利影响。今年以来,共发出《执行和解建议书》《失信警示函》《主动履行证明书》25份,促进16起涉企执行案件得到解决,执行到位金额214.61万元,取得了显著成效。
调研组对泉港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强调要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书写护航营商环境“最优解”。接下来,泉港法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出妙招、创新路,助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用实际行动诠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司法作为和司法担当。
上一篇 重庆潼南:聚链成群做强先进制造业